top of page
博學堂
搜尋


保費融資 = 買樓?! 穩定地用10年賺取8-9%年化回報,真係冇風險?
保費融資方案是什麼? 保費融資個概念和買樓很相似,把樓換成保單,大概做到約8成按揭,自己只需付2成首期,其後只需還息直至退保。 入場門檻有多高? 1. 最低貸款為100萬港幣,所以保單融資首期最少約20萬港幣 2. 每月還息約1,800港幣起,如果貸款額愈高,借貸利率可以更...
司南
2021年6月2日


【醫療保解碼】想買一份的「供得斷」醫療保🤔 月供幾多先夠?!
上一次我們提出了保費通漲的問題📈。事實上這種「供得斷」的醫療保理念是很好的,畢竟我們都不想到退休時,要為自己醫療費用勞神廢心。如果你有能力,而又很想買一份類似的保障,那麼預期保費最少的組合方案,大概是多少呢? 我們現在就為你拆解分析。 📍我們先以一名35歲男子為例...
司南
2021年2月4日


【醫療保解碼】潛藏保費通漲陷阱的「供得斷」醫療保📈
上一篇提到市面上的「供得斷」醫療保方案,所指的「供得斷」其實只是保險中介幫你預期出來的。當然預期能「供得斷」是一件好事,只要你抱有合理期望,方案還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方案過份進取,連預期都沒法達到供斷,好聽就是噱頭,不好聽就是陷阱,所以今集想先分享多一些這個陷阱位置。...
司南
2021年1月27日


【醫療保迷思】 : 供得斷的醫療保? 🤔
「供得斷」的醫療保在市場上其實已經流行多年,到現在仍可偶然看到這類吸晴的廣告。司南曾經都把這些廣告給米粒,米粒都說很吸引。客觀地說,這個概念是很好的,我都會鼓勵有能力或時間的客戶,不妨去做這種方案,對於未來退休一定是有更全面的保障。不過如果這種概念一旦被濫用,不但傷害了客戶...
司南
2021年1月20日


【 真係無病無痛? 】 你認為的健康≠保險公司認為的健康
我們遇到新客戶時,經常都會問過去有沒什麼病史,大多數的答案都是沒有或沒什麼,客戶心中的病史,一般都認為是要長期治療的疾病,要做大手術的疾病,但保險中的病史,卻是包括體檢報告上的異常指數,或者醫生和你說不用太擔心的「小」問題。...
司南
2021年1月5日


【身體出問題先諗買保險】過唔過到如實披露呢關先?
作為一名消費者,我們都希望買的東西是物有所值,但保險偏偏就是看不到摸不見的空氣。 「沒病沒痛,做咩要買保險?」但當發現身體出現問題的時候,又想起要買保險? . 我們見過很多客戶買保險後,想用來睇醫生claim錢,作為一名專業的從業員,是可以幫客戶嘗試投保,但必須讓客戶如實披...
司南
2021年1月3日


【基本醫保可能保唔足?想保障全面又怕貴? 】
醫療保險到底要點買? 醫療保險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 1️⃣大眾醫療(基本醫保)和2️⃣高端醫療 首先1️⃣大眾醫療,講得大眾就一定是平! 這類保險一般會有三個房間等級,大房,半私家和私家房。 按照房型,每個細項都會有自己的上限,...
司南
2020年11月17日


【危疾保險,正在悄悄地加價】
明明醫療愈來愈昌明,人的壽命又愈來愈長,為什麼危疾保險都在加價?首先與大家回顧返,買危疾保險,主要是看保額是否足夠。如果保額都不足,就算有多少額外保障都只是徒勞。而現在每家公司新的主流危疾保險產品,正是一直在為危疾保險加入更多額外保障,增加更多的賣點,在客戶本來保額不足的情...
司南
2020年10月22日


【危疾保險 買幾多先叫夠?】
上一篇講到危疾保險是用來在生病的時候補充收入,那按照這個理論,危疾保險一般生病到完全康復,平均為3-5年。所以你要購買的保額,便是年你個人收入的3-5倍。例如50萬年薪,最少就要買150萬保額。或者大家會疑惑,這樣保費會不會很貴?...
司南
2020年10月21日


【危疾保險,用來醫病? NO!】
「有病醫病,無病儲錢」這句是否有點耳熟? 其實這句是危疾銷售常用語句,很多人都很接受這個概念,包括以前的我。但這句話其實已經扭曲了危疾的本意。儲蓄版的危疾不像醫療險,它不會加價,如果沒有理賠,還可以當財富增值,的確不錯。不過其實兩種保險的功用完全不同。...
司南
2020年10月11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