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博學堂
搜尋


案例分析 : 為短期目標儲蓄,切勿貪快投資
讀者林先生問: 本人年薪30萬元(已扣除強積金供款),家用每月3,000元,正準備明年和拍拖4年的女朋友結婚,期望在結婚前儲蓄90萬元,作為結婚的基金(20萬元)及置業首期(70萬元),並以9成按揭購入已裝修的單位。本人和女朋友各自承擔一半。由於薪金幾年沒有太大的增長,3年...
司南
2021年8月9日


保費融資 = 買樓?! 穩定地用10年賺取8-9%年化回報,真係冇風險?
保費融資方案是什麼? 保費融資個概念和買樓很相似,把樓換成保單,大概做到約8成按揭,自己只需付2成首期,其後只需還息直至退保。 入場門檻有多高? 1. 最低貸款為100萬港幣,所以保單融資首期最少約20萬港幣 2. 每月還息約1,800港幣起,如果貸款額愈高,借貸利率可以更...
司南
2021年6月2日


案例分析 : 退休資金不充裕 送兒留學宜謹慎
讀者黃先生問: 本人51歲,夫妻月入3萬元,每月支出1.5萬元,兒子將會完成DSE考試,他希望出國留學,並已經收到英國大學暫時錄取通知書。對於到英國留學的費用,我們是勉強可以負擔的,但需要動用到原本計劃用來退休的100萬元積蓄,到退休時就只剩下夫妻合共50萬元的強積金,所以...
司南
2021年5月24日


保險要買「定期」或「終身」? 保險公司睇穿你「怕蝕底」!
保障型保險是世上少有買了又不想用的保障。我們都明白其重要,但卻很多時想「拖下先」而不願意購買。為了貼近「怕蝕底」的人性弱點,終身保障型產品(可回本/可增值)成為日常Sales會推銷給你主流產品。客戶容易接受,佣金又高何樂而不為?!...
司南
2021年4月21日


經歷去年股市升跌 明白了何謂「只怕萬一」嗎🤔?
從2020年3月至今,市場經歷大跌、大升、回調波動,而股民的情緒同時也經歷了恐懼、後悔、懷疑、開心、再次懷疑、再次恐懼。在股海迷途的時候,我們都希望獲得專家指點,奈何專家也不是預言家,他們也是客觀根據大市情況做分析,而最終決定進入還是離場都是取決於自己。我們總希望在市場上「...
司南
2021年4月13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