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 退休資金不充裕 送兒留學宜謹慎
- 司南
- 2021年5月24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021年8月9日
讀者黃先生問:
本人51歲,夫妻月入3萬元,每月支出1.5萬元,兒子將會完成DSE考試,他希望出國留學,並已經收到英國大學暫時錄取通知書。對於到英國留學的費用,我們是勉強可以負擔的,但需要動用到原本計劃用來退休的100萬元積蓄,到退休時就只剩下夫妻合共50萬元的強積金,所以不知道是否應該支持兒子出國留學。

由於近年社會事件,即使在疫情下,移民及出國留學都是熱話,而望子成龍更是每一個家長的希望,對於小朋友想出國留學的願望,作為家長都想盡力滿足,但對於資金本來不是很充裕的家庭,或許要三思而後行。
退休生活費 20年需550萬元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2019年數據,男性平均壽命為82歲,女性平均壽命為88歲,所以對於黃先生,如果他在65歲退休,並維持在1.5萬元的生活水平,他在65歲時便需要存有550萬元作為往後約20年的生活費。
留學英國的總學費需要96萬元,每月額外支出1.3萬元為留學生活費。假設51至53歲:定投每月2,000元,54歲至退休年齡:定投每月15,000元,強積金:顧員及顧主合共投入每月3,000元,通漲比率為3%及退休後的回報率可覆蓋通漲。
如使用積蓄留學再重新儲蓄,14年平均回報率要達到每年14% (IRR=8%),才可以在退休前達到550萬元,假設以標準普爾500指數作為指標,基本要採用接近全股的基金才可達到。不論黃先生是否可以接受這個投資風險程度,對於黃先生的年齡也未必合適。
如以股債平衡這種中風險程度來投資,假設14年平均回報率為7% (IRR=5.5%)。退休金只足夠使用17年。在不足的情況下。黃先生有以下兩個選擇(見表):
1. 黃先生和黃太太需要延後最少兩年退休。
2. 兒子需要在父母退休後給予最少每月1.2萬元的家用。

以上假設資料並沒有加入在年老可能出現的額外醫療開支及醫療保費的增加,而且隨著醫療水平進步,人的壽命愈來愈長,所以實際估計費用及需延後的年期可能更多及更長。
退休金不足 孩兒需供養
雖然孩子長大後給父母家用是香港家庭的傳統,但作為父母自己擁有足夠的退休金,總比日後向兒子領取家用,更有把握度和安全感,而且當身體年紀愈大,延後退休,也未必是我們所能決定的。所以對於兒子留學的想法,應該在公開試結束後和兒子好好討論,讓孩子了解家庭的財務情況及到英國留學後,他未來可能需要肩負更多的責任。提早讓兒子有心理準備,他可以及早對已知情況好好規劃,總比日後突然用道德綑綁孩子,更來得舒適,大大減少未來因金錢造成父母和孩子雙方的矛盾。
相對子女教育基金,個人的退休金或許更重要。在現代社會教育模式下,為了讓孩子不會輸在起跑線上,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投放的資源愈來愈多,但陪伴孩子的時間卻愈來愈少。而父母把金錢大量投放在孩子身上,忽略自己未來退休的壓力,更可能要轉嫁都孩子身上,或者孩子未來也有自己想走的路,有自己想實現的夢想,卻可能因為供養的壓力而放棄,是否又造成本末倒至呢?
小編司南於經濟日報之文章
原文位置:https://invest.hket.com/article/2958022?r=cpsdlc
Komentář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