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去年股市升跌 明白了何謂「只怕萬一」嗎🤔?
- 司南
- 2021年4月13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從2020年3月至今,市場經歷大跌、大升、回調波動,而股民的情緒同時也經歷了恐懼、後悔、懷疑、開心、再次懷疑、再次恐懼。在股海迷途的時候,我們都希望獲得專家指點,奈何專家也不是預言家,他們也是客觀根據大市情況做分析,而最終決定進入還是離場都是取決於自己。我們總希望在市場上「賺」得愈多愈好,但當無限的追求往往離「賺」愈來愈遠。再者,當我們在前期看見帳戶增長時,反而會激發消費慾,最後雖然我們有在做投資,但整體資產卻不見得有增長,也忘記自己還未退出市場。

🔔投資「目標」才是重點
人的慾望是無窮無盡,我們的方向會偏向想「賺最多」,卻不是「要賺多少」。如果在進場時沒有賺多少的概念,會容易在市場中迷失,不知道什麼投資工具最適合自己、什麼時候要轉倉和什麼的時候要離場。如果你想利用投資達到理財的目的,你需認清自身目標,評估達成這些目標所需的回報率,盡量分散投資到全球不同類別的資產。雖然分散投資會拉低整體回報率,但切記我們是在投資而非投機。雖然分散投資後,資產價值同樣會有波動,但只要堅持長期持有資產 (最少為3-5年),要達成目標,往往都是我們能把握的。
🔔投資沒你想像中自由
找到有質素的公司,再長期持有是投資穩贏的其中一個不二法門。我們永遠無法準確地猜中這個資產是處於高位還是低位,因為高位未算高低位未算低,就像2019年股市看似欣欣向榮,卻突然其來一波疫情。
李先生35歲,已經在旅行社帶團有10年之久。在2019年時他把手上大部份的現金放入股市,每月兩夫婦只利用合共5萬的工資應付所有的日常家庭開支及供樓。2019年底疫情突然其來,所有旅遊業全面停工,在現金流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他便從股市套現應付所需開支。然而時間剛好在4月,股市跌破了當初買入的價位,被迫之下,只好退出部份投資,股市後期快速回調,退出的資產無何奈何地錯過升幅。因此投資沒你想像中自由,不想被迫套現,你便需要有應急錢。
🔔應急錢的重要性
在上述案例中,李先生比較年輕並希望可以把自己有限的現金資產,快速達到財富增值,但他從未想及他可能會停工,更沒有關注應急錢的重要性。應急錢一般是以現金為主,流動性較強,當遇上突發事件時,可快速應付停薪問題或額外開支,如裁員或生病。可是應急錢,同時便會面對貶值的問題,所以我們便要把一些風險,用較低的價錢,把疾病,意外及死亡造成的財務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並把多餘的的錢轉放去投資區域,把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效益。
投資是理財規劃最重要的一環,但理財規劃中的投資不是賭博,而是有規劃和有把握地達成人生目標。其實經濟困境並不是問題,問題是你有沒有把困境放入自己的理財規劃的計劃內。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