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 被銷售? 對於小資族的理財規劃,香港原來好落後 ?!
- 司南
- 2021年3月29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理。相反,作為社會夾心階層的小資族,卻要在被銷售的理財世界裏
📌半信半疑地強制儲蓄
📌半信半疑地投資
難道資產少,甚至無資產就不值得有人幫,人生就要一直半信半疑,在可能被銷售的陰影下進行理財?!

在解答以上的問題前,首先要講一講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理財規劃的進程去到什麼階段?
全球理財規劃的進程分為三個階段:
1️⃣理財顧問1.0: 以銷售產品為導向
2️⃣理財顧問2.0: 為客戶客觀選擇產品
3️⃣理財顧問3.0: 為客戶綜合管理整個理財規劃,以客戶生涯目標為導向,規劃不限於產品
小編曾經在保險公司,因為不認同理財顧問1.0模式而離開,並花了半年時間去找尋理財顧問3.0。 但發現香港的確有很多所謂「獨立理財顧問」公司,其中最出名的為康X,然而都只是處於理財顧問1.0 – 2.0之間,甚至可能是0.5 (睇佣金金額來選擇銷售產品),淪為掛羊頭賣狗肉。我相信每間公司都會有良知的顧問,但企業文化、金錢的誘惑及業績的壓力都容易使人心腐化。
從上述都可得知小編在尋覓和認知的過程中,香港主要還處於理財顧問1.0,即使 2.0版的IFA公司都處於非主流的情況。不得不說作為金融中心,這方面確實落後。有時對於香港「目標為本」而短視了這個專業,真的使小編心很累之餘,也有很大的失望和無力感。然而,永無止境的失望終究無用,勇敢面對並解決問題才是重點。因此我們成立了這個「博學多財」的平台,想推廣健康正面的理財文化。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