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計劃的迷思 – 結構分析: 你會看儲蓄計劃書嗎? 】
- 司南
- 2020年8月4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020年10月11日
購買儲蓄成份的保單,通常你會最注意什麼? 問十個我相信十個人最注意的是,「這份儲蓄有幾多厘息?」因為香港人最注重回報,司南我初初入行也是,最喜歡比較哪份計劃回報最好。不過所謂「魔鬼在細節」,購買儲蓄成份的保單,除左要關注這份保單回報幾多,是否能解決你的財務需求外,其實細節如儲蓄保的結構、收益和風險都要知道,因為知道自己買了什麼,有正確的期望,才不會失預算。現在我就跟大家分析一下:

📜儲蓄保的結構、收益和風險📜 A) 保單內分為兩部份 I. 保證部份 : 顧名思意,當年說有多少就是多少 II. 不保證部份 : 會一定的波動,現有GN16(紅利實現率) 政策管控不保證部份,可以到
相關公司網站查看該計劃的紅利實現率👇🏻記住要注意 ⚠️兩部份的預期回本期是幾耐? ⚠️單保證部份回本期又係幾耐?
B)不保證部份也有分兩部份: I. 週年紅利 (美式保單) : 當年定了給你金額,之後就不會變 /復歸紅利 (英式保單) : 由於紅利會被再投資,有可能下一年變高,也可能變低,也由
於紅利再投資,長期收益會比美式保單高。👉🏻⚠️即浮動較大 II. 終期分紅 / 特別紅利 : 保單理賠或退保時才會確定的金額。
C) 投資標的 : 一般可以在產品小冊子上找到,即是保單會投資在什麼資產
I. 固定收入 = 風險較低的資產 , 如債卷
II. 非固定收入= 風險較高的資產 , 如股票。
⚠️非固定收入愈高,保單非保證部份的波動性可能會愈大。
——————————————————— 🛎收益較低的儲蓄保結構: 固定收入比例較高,保證部份會比例較高,不保證部份會是週年紅利 + 終期分紅
🛎收益較高的儲蓄保結構: 非固定收入比例較高,保證部份會比例較低,不保證部份會是復歸紅利 + 終期分紅 (當然也會有混合體)
在儲蓄保的世界裏,一般最高IRR內部回報率為3-7%左右,同樣都有風險低收益低,風險高收益高的情況,不過就有保險公司保底,保證部份會明確地比到你。如果你可以接受紅利一定的波動性,你的年齡又比較年輕,不妨選擇收益高的產品,相對股票市場,你可以在較低的風險下,獲得股票市場的紅利。而在2017年開始,就有GN16政策,要求每間公司需要公布非保證部份紅利實現率,令保險公司不會「吹大左」,在計劃上過於進取來吸引客戶講買,所以不保證部份,的確很看保險公司的實力和投資能力,公司的機會成本愈大,誇大收益可能性也比較低,以防止得失客戶。
Comments